石雕佛像|如何區分常見的石雕佛像造型

欄目:石雕知識 發布時間:2016-12-27
佛像謂之佛之形象,佛像是中國傳統的藝術,材質一般都是石材,因此也叫做石雕佛像。由于各尊佛像的形態,容貌都屬于那種寧靜,祥和,莊嚴的,常有人分辨不出眼前佛像為哪尊。此文會簡單的介紹下常見佛像的區分方法,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。

◆  何為佛像?

    佛像謂之佛之形象,佛像是中國傳統的藝術,中國制作佛像常用來放在寺廟中供奉,中國各尊佛像的形態,容貌都屬于那種寧靜,祥和,莊嚴的,中國是佛教大國,中國的佛像一般都是金銅色的,預示著真誠的信仰,材質一般都是石材,如天下聞名的龍門石窟,因此也叫做石雕佛像。

◆  佛像有哪些造型?
    常見的佛像主要形象有佛像和菩薩像,此外還有羅漢像和天王像。其中不同的佛,不同的菩薩,不同的羅漢又有著不同的造型。

◆  如何區分不同造型的佛像呢?
    諸佛菩薩的形象區分主要依靠的是:手印、持物、發冠以及坐騎等等。


◆  首先是佛的區分:

    釋迦牟尼佛:為中央婆娑世界佛,主要看手印區分,常見的釋迦牟尼結手印為:禪定?。ㄓ沂种梅旁谧笫稚?,手心向上、拇指指尖相向,其余手指自然平放。);說法?。ㄒ阅粗概c食指、中指或無名指相捻,其余各指自然舒散);觸地?。ㄓ沂终浦渺队蚁ド?,五指朝向地面或者僅以食指尖抵觸地面);無畏?。ㄓ沂智凵吓e于胸前,手指自然舒展,手掌向外);與愿?。ㄗ笫肿匀幌律?,指端下垂,手掌向外)。
    藥師佛:為東方凈琉璃世界佛,主要形象為手托寶塔。
    阿彌陀佛:為西方極樂世界佛,主要形象為手托蓮花。
    彌勒佛:為婆娑世界未來佛,現為彌勒菩薩,主要形象為大腹便便,笑口常開
    
◆  其次是菩薩區分:
    地藏王菩薩:手持禪杖和寶珠,頭戴五佛冠或光頭。
    觀世音菩薩與大勢至菩薩:觀世音菩薩為阿彌陀佛左脅侍,手持凈瓶,頭上寶冠為阿彌陀佛;大勢至菩薩為阿彌陀佛右脅侍,手持蓮花,頭上寶冠為光明寶瓶。與阿彌陀佛合稱“西方三圣”。
    文殊菩薩與普賢菩薩:文殊菩薩為釋迦穆尼佛左脅侍,坐騎為青毛獅子;普賢菩薩為釋迦牟尼佛脅侍,坐騎為六牙白象。與釋迦牟尼佛合稱“華嚴三圣”。
    日光菩薩與月光菩薩:日光菩薩為藥師佛左脅侍,手持日輪或手持蓮上有日輪;月光菩薩為藥師佛右脅侍,手持月輪或手持蓮上有月輪。與藥師佛合稱“東方三圣”。
    
◆  說完佛與菩薩,我們再來看看羅漢:
    十八羅漢的法號由其事跡而來,所以通過法號就能區分十八羅漢。
第一羅漢:坐鹿羅漢(賓度羅跋羅墮閣尊者),端坐神鹿、泰然自若,相傳他曾經乘坐的他的鹿騎進入皇宮勸說國王學佛修行。
第二羅漢:歡喜羅漢(迦諾迦代蹉尊者),知曉善惡、面帶笑容,相傳他在演說及辯論時,常帶笑容,又因論喜慶而名聞遐邇,故名喜慶羅漢,或歡喜羅漢。
    第三羅漢:舉缽羅漢(諾迦跋哩陀尊者),慈悲平等、福利詩人,相傳常常托缽化緣,缽不離手。
    第四羅漢:托塔羅漢(蘇頻陀尊者),手托寶塔、不怒自威,相傳為佛祖最后一名弟子,他為了紀念師傅,特地把塔隨身攜帶,作為佛祖常在之意。
    第五羅漢:靜坐羅漢(諾距羅尊者),清凈修心、安詳瑞慶,相傳的師父教他靜坐修行,放棄從前當戰士時那種打打殺殺的觀念,后其修成正果。
    第六羅漢:過江羅漢(跋陀羅尊者),東渡傳經、普渡眾生,相傳東印度群島的佛教,最初是由他乘船到東印度群島中的爪哇島去傳播的。
    第七羅漢:騎象羅漢(迦理迦尊者),頌經騎象、心懷眾生,相傳他本是一位馴象師,后出家修行而成正果,成為佛祖的侍者。
    第八羅漢:笑獅羅漢(伐阇羅弗多羅尊者),莊嚴凜然、廣績善緣,相傳他將一只小獅子帶在身邊。
    第九羅漢:開心羅漢(戍博迦尊者),開心見佛、佛力無窮,相傳他是一國太子,其弟作亂,他說:“我的心中只有佛,你來做皇帝,我去出家?!逼涞懿恍?。他打開衣服,心中果有一佛,其弟信他,不再作亂。
    第十羅漢:探手羅漢(半托迦尊者),安悠自在、自得其樂,相傳他打坐時常將一腿架於另一腿上,即單盤膝法,打坐完畢即將雙手舉起。
    第十一羅漢:沉思羅漢(羅怙羅尊者),逸秀瀟灑、超凡脫俗,相傳他在沉思中悟通一切趨凡脫俗。在沉思中能知人所不知,在行功時能行人所不能行。
    第十二羅漢:挖耳羅漢(那迦犀那尊者),閑逸自得、意味盎然,相傳他也是一位論師,因論《耳根》而聞名。耳根清凈乃六根清凈之一。佛教中除不聽各種淫邪聲音之外,更不可聽別人的秘密。因他論耳根最到家,故取挖耳之形,以示耳根清凈。
    第十三羅漢:布袋羅漢(因揭陀尊者),無量壽佛、其樂陶陶,相傳他是一位捉蛇人,他捉蛇是為了方便行人免被蛇咬。捉蛇后拔去其毒牙而放生于深山,因發善心而修成正果。
    第十四羅漢:芭蕉羅漢(伐那婆斯尊者),悠閑隱逸、超脫凡塵,相傳他出家后喜歡在芭蕉下修行,修成正果后被稱為芭蕉羅漢。
    第十五羅漢:長眉羅漢(阿氏多尊者),通察大千,心領神會,相傳他前世也是一位和尚,修行到老仍修不成正果。死后轉世為人,出生時就有兩條長長的白眉毛,再次出家終成正果。
    第十六羅漢:看門羅漢(注茶半托迦尊者),禪杖在握、勇熾邪魔,相傳他化緣時常常用拳頭打門叫屋內的人出來布施。有一次不慎把別人的房子打爛,后來佛祖賜他一根錫杖,以后他化緣,就用這錫杖在人家門上搖動,有緣的人,自會開門。原來這錫杖上有幾個環,搖動時發出“錫錫”的聲音。人家聽到這聲音,果然開門布舍。
    第十七羅漢:降龍羅漢(迦葉尊者),傳說古印度有龍王用洪水淹那竭國,將佛經藏于龍宮。后來迦葉尊者降服了龍王取回佛經,立了大功,故稱他為「降龍尊者」。
    第十八羅漢:伏虎羅漢(彌勒尊者),相傳彌勒尊者所住的寺廟外,經常有猛虎因肚子餓長哮,伏虎尊者把自己的飯食分給這只老虎,時間一長了猛虎就被他降服了,常和他一起玩耍,故又稱他為「伏虎羅漢」。
 
◆  最后看看四大天王:
副本四大金剛.jpg
    四大天王,是佛教的護法天神。又稱護世四天尊王.主要是靠持物區分:
    東方持國天王:手持琵琶;
    南方增長天王:手握寶劍;
   西方廣目天王:手纏赤龍;
    北方多聞天王:手持寶傘(寶幡)。
 
    中國古代石雕佛像可以影響人的觀念,石雕佛像的神奇力量就在于此。石雕佛像是供人們拜祭的大型佛像,因此建造古代石雕佛像需要用大理石的石材,經久不衰,不易風化,耐腐蝕,保存時間長等特點。佛教徒修佛法的方法之一叫做觀佛,觀佛不僅僅是看石雕佛像,還要沉思默想,通過觀佛想象佛的崇高,就可以縮短與佛的距離,觀佛有助于凈化自己的心靈,人們在物質生活有保障之后,會轉向更高的精神追求,促進中國文化藝術和宗教信仰的發展。


閩公網安備 35052102000362號

黄色香蕉影视18岁以下禁止观看